站内搜索
贵州长顺:小小食用菌 撑起“致富伞”
来源:视频中国.中国 | 作者:磊森智造 | 发布时间: 2022-01-19 | 61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年关将至,记者走进贵州省长顺县白云山镇食用菌种植基地,看到了群众忙碌的身影,数名群众和村干部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,装筐、搬运、装车……一片丰收景象。

贵州长顺:小小食用菌 撑起“致富伞”

正在采菇的白云山镇凉水村农户李丰美,今年已经快60岁了。自从合作社发展香菇产业以来,他就决定在家门口就业,不仅干活轻松,而且收入来源也更稳定,这让他格外高兴。“我年龄大了,外出打工也不方便,来合作社这边做事,一个月也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。”他高兴地说道。

在长顺县,镇村一级干部积极成立了合作社,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为众多像李丰美一样的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,解决了留守老人和农村妇女工作难、无收入的问题。

贵州长顺:小小食用菌 撑起“致富伞”

近年来,长顺县白云山镇因地制宜,瞄准食用菌市场,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,壮大集体经济,助民增收,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政策进行合理衔接。

邓庆忠是基地的食用菌技术指导员,有丰富的食用菌种植经验。自从村里发展食用菌以来,他便到基地长期务工,再加上不断学习和参加培训,熟练掌握了多种菌的管理与菌棒的制作技术,他现在已经成了基地的“主心骨”。

贵州长顺:小小食用菌 撑起“致富伞”

“香菇管理主要是观察温度、浇水,还有注意开棚换气时间,每天都要检查一到两次。”邓庆忠说道。 

据了解,凉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,合作社主要以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运营。其中,食用菌基地一年可以带动60多名务工人员,人均收入增长约为2500元左右。

“现在基地有6个大棚,一年总体可以完成两轮生产。一轮约有12万棒,一年下来生产总量在50万吨左右,总产值在120万元左右,纯利润平均下来约有20余万元。” 凉水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雷尊云说道。


/文 匡垚

实习编辑/段怡松

热门推荐